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摄影课程提供更好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开始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线上教学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转变,这对高校的师生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在数字化网络的加持下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平台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应该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进行研究进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数码影像处理技术”摄影课程特点介绍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应用型研究项目,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而摄影专业更注重摄影实践技能的培养,在众多的摄影专业课程中数码影像处理技术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软件的使用技巧,熟练地进行作图、修片等工作任务,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
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与优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网络化教学方式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何克抗教授指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资源多样性、增强团队互动性以及建立个性化学习的优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节奏进行在线学习,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加灵活;网络视频讲座和各种学习性APP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在线上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协助能力和团队的互动技巧;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进度和学习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指导,更符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数码影像处理技术”摄影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是采用信息化教学工具、资源融入教学设计中,打破传统学习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数码影像处理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学习的过程不再是教师的单独讲授,而是在任务驱动下运用信息化教学工具让学生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进行主动学习和讨论,让学生自身成为学习的引领者。
☆保障学习型信息平台
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离不开教学信息化软硬件的使用,目前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多采用课件,互动学习软件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较少。数码影像处理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效实施需要信息化设备等学习平台的建设,通过教室中的媒体设备、软件系统和应用者融合进行教学设计,因此信息化软硬件的设施是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信息化平台建立和更新能够提高混合式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应用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在混合式教学活动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和前景,更符合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在数码影像处理技术课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代替教师的重复性的工作,将软件课程教学过程录制成视频,学生通过视频自主学习,利用课堂时间老师带领学生进行项目训练,尝试将学生的作品进行产品转化,更好地“让作品变商品”,进一步让学生与社会需求接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相信翻转课堂在数码影像处理技术的摄影课程中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前材料和课堂活动,以确保翻转课堂模式的有效实施。
☆引入案例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基于构建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课程教学手段。这种方法在数码影像处理技术的课程中主要应用于案例的教学中,备课时将每次的教学重点融入案例任务中。让学生在做中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思考和探索,带着问题做,从而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可以在课前尝试布置线上案例任务,学生通过翻转课堂视频学习重要知识点的软件操作,提交线上作业,在课中进行答疑解惑,完成更高阶的学习任务,在课后进行巩固与拓展。将案例任务教学驱动法和线上互动教学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融入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教育评价方式,主要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持续性评估和反馈。在数码影像处理技术的课程中,可以尝试运用混合式教学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线上学习平台,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教师通过平台跟踪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同时,根据摄影课程学生的理解程度,由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课中面对面授课,着重解决重难点问题,进行项目化教学。课后利用线上平台提供课后复习资料以及相关的知识点拓展。结合形成评价和混合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数码影像处理技术的摄影课程,可以创建一个灵活、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总结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数码影像处理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融入线上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沉浸式体验,将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可以建立有趣、有益、有效的摄影课堂。